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

伯公—客家民間信仰

石莊彩繪院
「伯公─客家民間信仰」特展,將引領民眾從多元的角度去認識,包含臺北縣、桃竹苗、高屏六堆等各地區內有關「伯公」不同型態的風俗信仰、神職功能及文化景觀。


『伯公』—客家民間信仰這本書是 廖倫光 老師花了十五年的時間,在全台灣做了詳細的田調,才寫出這本「伯公」的專書,「伯公」也在此重新定義了。

我們客家人拜的「伯公」並非等同閩南人拜的「土地公」,甚至與土地公的意義沒什麼關聯。
廖倫光 老師說,勤於耕作及開發山林的客家人,沿襲重視農業、守護鄉土的土地信仰,至今仍保留舉凡年節、婚喪、開工、做生意與每月兩次作牙,都虔誠祭拜伯公;屬駐地神祇的客家伯公不受送、迎神限制,幾乎無所不在,也默默庇佑客家族群。

「伯公」是客家人祈福避禍、期盼聚落安寧 的駐地神祇,依聚落生活環境、方式不同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「分身 」形象,充滿多樣化的神秘色彩, 也象徵「伯公」無所不在。並賦予其「伯公」或「庄頭伯公」等名號。將祈求神祇庇佑土地的心理,展現在客家居民所關心的土地守護、有土斯有財、司法庇蔭乃至閒雜瑣事等各方面,成為慰藉民心的一方福蔭及具有高度客家識別的地方性文化資產。

沒有留言: